close
意大利省钱菌1
意大利省钱菌1

1326 days ago

📖阅读推荐,不同的图书,不一样的女性视角

第一个推荐的是《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中文名《聊天记录》。这本书是去年很火的剧《Normal People》的原著作者写的第一本书。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看完《Normal People》,又正好要考雅思,想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又正好逛街的时候看到个书店,又正好书店也在推这本书,就这么正好就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英文原版也没有特别晦涩难懂的词汇,所以读的时候就不会需要一直查字典,英文能力不是特别好的朋友的也可以获得很流畅的阅读体验。如果能看英文原版的书,看原版的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很多词翻译过来,很多时候意境感受可能都不是一样的了。 读《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的时候还是能够感受到它和《Normal People》相似的风格的。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的话,就是iPhone那种紫灰紫灰的sǎi 儿。书里面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就是Frances跑去Nick 家和他摊牌的那里,那一句“I didn’t really come over just to talk, you know.” ,让我记到现在,实在太酷飒了! 同时爱上两个人是可能的吗?介入到别人婚姻的第三个人是否一定就是要被批判的(不包括蓄意破坏他人家庭的情况)?还有关于如何爱人和被爱,如何与他人与自我相处,看看这本书,兴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第二本想跟大家分享的书是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一直在被探讨的话题,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理解是非常不足的,但是我又不太喜欢看太学术性或者是很沉重的东西。上周偶然间听喜欢的播客主推荐了这本书,说是入门级的书,就买来看了。这本书是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对话形式来解释女性主义的几大核心问题的,介绍了日本女性主义的历史和发展。 书刚开始的时候上野千鹤子和田房永子探讨了她们自己与母亲的关系问题,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原生家庭的问题。然后书中也说到性解放表面上是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的没有跟上进步的步伐,女性则会因此遭受更大的伤害。书里面谈到的“一人一杀”的观点也很有趣,即每个女性实现自己和丈夫的平等关系即是为女权主义做出了贡献。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你有什么最近在看的好书呀?快来【好物社区】跟大家分享吧~
4点赞6170阅读

3条评论

冲鸭小透明
冲鸭小透明1326 days ago

很有意思啊

杠杠的
杠杠的1326 days ago

第二性虽然现在看来有部分时代局限性但是对于入门也是很好的书

意大利省钱菌11326 days ago

@杠杠的:好的,Mark住~

可能喜欢
我的书单~虽迟但到

我的书单~虽迟但到

昨天是读书日,也是西班牙sant jordi的节日,赶紧整理了一下今年读过的两本书(基本都是纸书,微信读书也有电子版),但码着码着就到了今天~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两年读杂书的时间屈指可数,实在是惭愧,但还算是看了两本心心念念的书,希望明年能有更长的书单)1、月亮与六便士一本从电视剧中看到的书,然后下单买了纸书。这本小说是以第一人称通过对中心人物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心灵的描述,展现一个中年英国股票经纪人如何突然扔下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月亮象征的是遥不可及的理想/梦想,而六便士则是不得不脚踏实地的现实。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和大部分人感受的不太一样。我觉得男主人公特别扭和拧巴,不仅不管自己的家庭,追寻所谓的绘画梦想,但实际他又没有那个才能,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相当于梦想也是虚幻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适合理想主义者,而我这个现实派的挺不喜欢这本书的观点。主人公以画家高更为原型,但一直强调主人公殉道者的色彩,我还真是没能理解😭当然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作者想为梦想做赞歌,同样尊重。🌸最后不得不说,里面的句子单拎出来值得思考2、菊与刀一本非常有名的书,是美国一位人类学家研究日本国民性格的一本书,从生活到战争,从历史到现在,多个层面来剖析人性。从书名便可知作者认为日本人的性格是冲突中的协调:“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强调一种礼、服从👘;“刀”则是武士道的刀,有好斗和顽固的特点。看书的时候会发现中国和日本的国民特性有很多相似性,可能都是同时吸收传统和现代思想的结果。所以很多分析日本人性格的时候,总有种中枪的感觉。但中国对于传统儒家和礼信思想更甚,受封建社会影响更深,所以斗性不足日本。整本书看下来,其实作者所谓的客观也并不客观,总是以西方为本的上帝思想来做这个研究,但这也恰恰反映出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待亚洲国家😐例如此处认为,日本以精神高于物质来鼓励战斗,而美国以物质为基础来准备战斗。又比如说,日本会以“全世界目光”聚焦到我身上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两本书,对我来说,都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塑过程吧,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喜欢的推荐,但见识了另一种观点和世界,还是会让读者富足~接下来一年,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寻得书中的黄金屋✌✌✌

Sant Jordi|书与玫瑰的浪漫

Sant Jordi|书与玫瑰的浪漫

正值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也迎来了Sant Jordi(圣乔治节)。尽管疫情期间,售卖鲜花和图书的摊位占据了巴塞罗那市区的大街,随处可见手持用加泰罗尼亚旗帜(Senyera)颜色的丝带精心包装的书籍和玫瑰。疫情依旧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节日的传统是:男人送给女人玫瑰花,女人回送给男人书籍。男友和他妈妈分别送给我的🌹节日背后的故事,版本多种多样。但基本总结是:中世纪加泰罗尼亚Montblanc地区出现了一条恶龙,这龙到处伤害人,人们束手无策。有天,恶龙把公主掳去,准备把公主吃掉。这时,一名英勇善战的年轻武士出现了,他就是Sant Jordi,骑着白色骏马,用剑英勇地与恶龙决斗,最后把利剑插入了龙的喉咙,恶龙倒下血流成河,而在鲜血流经的Montblanc城门边,长出了株血红色的玫瑰。Jordi摘下玫瑰花,把公主救下,并把玫瑰花献给公主。从此,Jordi成为中世纪的英雄,后来被封为加泰罗尼亚的男主保神,称为Sant Jordi。美丽的传说一直传颂到如今……巴萨队徽左上角的红色十字的白色旗帜就是Sant Jordi旗由于这一天根据不同历法,恰好也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的日子,因此这一天后来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今天,也正是所有图书都打九折的日子,所以爱书一族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下手,买上几本心仪的图书。当时就在感叹,如果有国内网购图书那么便宜,今天的街头也不会那么人满为患了...🇪🇸的宝宝们今天有收到玫瑰嘛?你们给男友买了什么书😇最近买了不少新书,争取活动结束之前整理分享大家✌️

难产的 好书(ju ben)推荐

难产的 好书(ju ben)推荐

年纪越大,专业书以外的书,看的就越少了。找不到一个主题来分享,也没琢磨出我看书的逻辑,无尽拖延着。前几日在一分钱与@磷酸盐的交流,倒是让我发现了我自己的一个无意识的习惯,看完剧场演出后,经常会去网上搜剧本看。以下,介绍三本印象最深的剧本(全凭记忆,内容不完整,观点不权威)。1. 莎士比亚 《暴风雨》,推荐朱生豪的翻译版本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了。看剧之前,提起莎翁,可能我首先会想起的,会是《麦克白》,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但绝不会是《暴风雨》,我甚至不清楚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暴风雨》充满了魔法,充满了奇幻。虽然也有父辈的仇恨,但是不同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普洛斯彼罗借助魔法实现了宽恕,原谅了篡位的那不勒斯王,并把女儿嫁给了其儿子。《暴风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早期作品里看不见的,不一样的莎翁。找不到《暴风雨》的照片了,《一个人的莎士比亚》顶上来!同时,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其实也正是莎士比亚的诞辰。虽然迟到,但是C位还是要留给这位文艺复兴剧作家。此外,推荐朱生豪的翻译版本,虽然带着点儿古语文言,但是词句读了的确是齿间留香。2. 老舍 《茶馆》不同于《暴风雨》,《茶馆》作为中国经典名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过,更别提经历高考的时候还要作为名著选读。但可能越是应试的强调,越是统一的阅读理解标准答案,就越是阻碍了我真正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最后一幕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撒纸钱退幕,直到今天都还在我的记忆了。尤其是冯远征饰演的松二爷,颤颤巍巍地就那么佝偻地走着,直至舞台最尽头,令人久久不能出戏。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剧后,我就重新翻出了经典,才真正领略到了字词间流露出来的,生活的困苦,人生的艰难。而最后一幕的改编,更是为经典做出了经典的注脚。3. 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今天正在阅读的剧本。有意思的是,我早在15年看了这部剧。但那个时候的我,没有特别大的感触驱使我来阅读这本萨特存在主义的二战法国抗战史(存在吗?)也还没有萌生来法国的想法。昨天整理老照片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剧场照片,中间是法国🇫🇷国旗。于是跟寻照片线索回忆起来,是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推荐的是这一本书,也不是这一本书。因为推荐的是那本和我们有着神秘联系的书。每一个个体,或许都有一本或者两本的书,让我们觉得与自己紧密先关,与自己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毕竟,那会儿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此刻的我,已经能说不流利的法语,已经在法国的土地上看这个剧的本子呢?与法国的神奇缘分,还有综艺《博涯监狱》,记忆中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国内电视台上看过这档综艺,还记得领跑人的样子,还记得笼子里的老虎。结果去年的时候,在法国电视台上重新“邂逅”了。命运,或许真的存在。什么时候可以再拿上票,进剧场呢?希望可以早日踏进剧场,观剧愉快。

名著的魅力

名著的魅力

明天就是世界图书日啦~🥳🥳🥳感谢一分钱这么正能量的活动~还记得小时候的我超级爱看书,抱着一本书可以一天一口气看完。家里都是成套的中外名著。例如国外的悲惨世界,威尼斯商人,傲慢与偏见,飘,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当然小时候看的都是中文译文版本的,而且现在看来都是偏故事性的,这样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能时刻勾动读者的心弦,而且那些经典名著也都是在被不断的翻拍(像中国的各种古典名著一样,每年都要被拉出来拍一拍🤣)电影乱世佳人,原著“飘”中国的那就多了,像诗词类的朝花夕拾,纳兰词,古文观止;四大名著;小说类的如金粉世家,雷雨,边城,骆驼祥子,围城,活着…有些是在看过影视剧被吸引后去看的书,有些是读过书后发现作品已经上了大荧幕。小时候也对各种历史很感兴趣,书的像刘邦皇帝,明朝那些事儿…影视剧像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宅门,闯关东,亮剑…每当无聊剧荒的时候也都会找出来是不是的再看看。还有一些文学杂志,意林,读者,都是期期不落的在买着。海报源自网络现在一回想,上学的时候才是兴趣最广泛,最博学多才的年纪。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每当回过头再看那些名著或者影视剧的时候都发现小时候就只是看了个热闹,最神奇的是即便是热闹也让小时候的我看的津津有味,这才最体现作者以及编剧深厚的功底,门外汉即便不动,也能用各种吸睛的剧情让人有代入感,而了解其中门道的人,便会发现每句话都隐藏着玄机,半句不少,一字不多,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得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的。纳兰性德,字容若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者固然重要,但我们这一生总有那么几部是对你有着深刻的影响的,不论你自知还是不自知,所以如果能把经典读通读透,哪怕也就只是窥视那么一隅,你便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古为鉴,以古为镜,对人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用伟大的理想捆绑自己的人生,但若能从书中便汲取到经验,那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毕竟不论是哪个时代,经验和知识都是最珍贵的财富,从以前上到士大夫阶层掌控着教育,下到学门手艺都要跟师傅三拜九叩,到现在的处处都是知识付费(还不一定是不是忽悠人割韭菜的…)。图片源自网络所以现在可以自由的读书真的是一份我们现代人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一份最公平的财富。所以大家快抱起手中的书📖吧,开卷有益啊!书法源自网络最后来个无奖小猜谜 👍👍📚,🌞🌞🆙

回到顶部download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