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意大利省钱菌1
意大利省钱菌1

1244 days ago

📖阅读推荐,不同的图书,不一样的女性视角

第一个推荐的是《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中文名《聊天记录》。这本书是去年很火的剧《Normal People》的原著作者写的第一本书。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看完《Normal People》,又正好要考雅思,想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又正好逛街的时候看到个书店,又正好书店也在推这本书,就这么正好就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英文原版也没有特别晦涩难懂的词汇,所以读的时候就不会需要一直查字典,英文能力不是特别好的朋友的也可以获得很流畅的阅读体验。如果能看英文原版的书,看原版的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很多词翻译过来,很多时候意境感受可能都不是一样的了。 读《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的时候还是能够感受到它和《Normal People》相似的风格的。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的话,就是iPhone那种紫灰紫灰的sǎi 儿。书里面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就是Frances跑去Nick 家和他摊牌的那里,那一句“I didn’t really come over just to talk, you know.” ,让我记到现在,实在太酷飒了! 同时爱上两个人是可能的吗?介入到别人婚姻的第三个人是否一定就是要被批判的(不包括蓄意破坏他人家庭的情况)?还有关于如何爱人和被爱,如何与他人与自我相处,看看这本书,兴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第二本想跟大家分享的书是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一直在被探讨的话题,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理解是非常不足的,但是我又不太喜欢看太学术性或者是很沉重的东西。上周偶然间听喜欢的播客主推荐了这本书,说是入门级的书,就买来看了。这本书是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对话形式来解释女性主义的几大核心问题的,介绍了日本女性主义的历史和发展。 书刚开始的时候上野千鹤子和田房永子探讨了她们自己与母亲的关系问题,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原生家庭的问题。然后书中也说到性解放表面上是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的没有跟上进步的步伐,女性则会因此遭受更大的伤害。书里面谈到的“一人一杀”的观点也很有趣,即每个女性实现自己和丈夫的平等关系即是为女权主义做出了贡献。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你有什么最近在看的好书呀?快来【好物社区】跟大家分享吧~
4点赞4824阅读

3条评论

冲鸭小透明
冲鸭小透明1243 days ago

很有意思啊

杠杠的
杠杠的1244 days ago

第二性虽然现在看来有部分时代局限性但是对于入门也是很好的书

意大利省钱菌11244 days ago

@杠杠的:好的,Mark住~

可能喜欢
难产的 好书(ju ben)推荐

难产的 好书(ju ben)推荐

年纪越大,专业书以外的书,看的就越少了。找不到一个主题来分享,也没琢磨出我看书的逻辑,无尽拖延着。前几日在一分钱与@磷酸盐的交流,倒是让我发现了我自己的一个无意识的习惯,看完剧场演出后,经常会去网上搜剧本看。以下,介绍三本印象最深的剧本(全凭记忆,内容不完整,观点不权威)。1. 莎士比亚 《暴风雨》,推荐朱生豪的翻译版本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了。看剧之前,提起莎翁,可能我首先会想起的,会是《麦克白》,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但绝不会是《暴风雨》,我甚至不清楚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暴风雨》充满了魔法,充满了奇幻。虽然也有父辈的仇恨,但是不同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普洛斯彼罗借助魔法实现了宽恕,原谅了篡位的那不勒斯王,并把女儿嫁给了其儿子。《暴风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早期作品里看不见的,不一样的莎翁。找不到《暴风雨》的照片了,《一个人的莎士比亚》顶上来!同时,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其实也正是莎士比亚的诞辰。虽然迟到,但是C位还是要留给这位文艺复兴剧作家。此外,推荐朱生豪的翻译版本,虽然带着点儿古语文言,但是词句读了的确是齿间留香。2. 老舍 《茶馆》不同于《暴风雨》,《茶馆》作为中国经典名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过,更别提经历高考的时候还要作为名著选读。但可能越是应试的强调,越是统一的阅读理解标准答案,就越是阻碍了我真正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最后一幕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撒纸钱退幕,直到今天都还在我的记忆了。尤其是冯远征饰演的松二爷,颤颤巍巍地就那么佝偻地走着,直至舞台最尽头,令人久久不能出戏。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剧后,我就重新翻出了经典,才真正领略到了字词间流露出来的,生活的困苦,人生的艰难。而最后一幕的改编,更是为经典做出了经典的注脚。3. 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今天正在阅读的剧本。有意思的是,我早在15年看了这部剧。但那个时候的我,没有特别大的感触驱使我来阅读这本萨特存在主义的二战法国抗战史(存在吗?)也还没有萌生来法国的想法。昨天整理老照片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剧场照片,中间是法国🇫🇷国旗。于是跟寻照片线索回忆起来,是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推荐的是这一本书,也不是这一本书。因为推荐的是那本和我们有着神秘联系的书。每一个个体,或许都有一本或者两本的书,让我们觉得与自己紧密先关,与自己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毕竟,那会儿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此刻的我,已经能说不流利的法语,已经在法国的土地上看这个剧的本子呢?与法国的神奇缘分,还有综艺《博涯监狱》,记忆中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国内电视台上看过这档综艺,还记得领跑人的样子,还记得笼子里的老虎。结果去年的时候,在法国电视台上重新“邂逅”了。命运,或许真的存在。什么时候可以再拿上票,进剧场呢?希望可以早日踏进剧场,观剧愉快。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到底是怎样的作品能让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读过后都不禁感慨:“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不止是莫言,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余华、苏童、陈忠实、王安忆等几乎都承认受过马尔克斯的影响。故事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Many years later as he faced the firing squad, Colonel Aureliano Buendia was to remember that distant afternoon when his father took him to discover ice.这本书的经典开篇叙述方式——“多年以后……”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手法,在后来的很多小说里有类似的影子。图片来源网络《百年孤独》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长达百年传奇故事,如何从一无所有到飞黄腾达再到衰败没落,以及包括整个家族在内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这部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使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许第一遍阅读时很难读懂,故事中人物关系复杂,并且人名高度重复,时间线不断跳跃,作者正是利用重复的人名来强调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传承的不仅是血脉还有看似各不相同,实则不断重复的孤独的命运。无论是布恩迪亚家族,还是马孔多村庄创建之初的其他家族,无法摆脱的都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人物关系图源自网络然而展现复杂的人物关系本就不是马尔克斯的写作意图,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荒诞离奇的故事让读者体会亘古不变的人世循环。整个家族与孤独抗争了百年,却始终不懂如何摆脱这种孤独。《百年孤独》经典语录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而从茫茫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孤独的。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百年孤独》经典语录人的一生灿烂的时候占据人生的比重其实很低,大部分时间最终都会偿还给孤独和寂寞,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但我们不能因为孤独和寂寞而痛苦,我们需要学会享受孤独和寂寞。与其沉浸在灿烂中,不如享受寂寞孤独。

Sant Jordi|书与玫瑰的浪漫

Sant Jordi|书与玫瑰的浪漫

正值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也迎来了Sant Jordi(圣乔治节)。尽管疫情期间,售卖鲜花和图书的摊位占据了巴塞罗那市区的大街,随处可见手持用加泰罗尼亚旗帜(Senyera)颜色的丝带精心包装的书籍和玫瑰。疫情依旧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节日的传统是:男人送给女人玫瑰花,女人回送给男人书籍。男友和他妈妈分别送给我的🌹节日背后的故事,版本多种多样。但基本总结是:中世纪加泰罗尼亚Montblanc地区出现了一条恶龙,这龙到处伤害人,人们束手无策。有天,恶龙把公主掳去,准备把公主吃掉。这时,一名英勇善战的年轻武士出现了,他就是Sant Jordi,骑着白色骏马,用剑英勇地与恶龙决斗,最后把利剑插入了龙的喉咙,恶龙倒下血流成河,而在鲜血流经的Montblanc城门边,长出了株血红色的玫瑰。Jordi摘下玫瑰花,把公主救下,并把玫瑰花献给公主。从此,Jordi成为中世纪的英雄,后来被封为加泰罗尼亚的男主保神,称为Sant Jordi。美丽的传说一直传颂到如今……巴萨队徽左上角的红色十字的白色旗帜就是Sant Jordi旗由于这一天根据不同历法,恰好也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的日子,因此这一天后来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今天,也正是所有图书都打九折的日子,所以爱书一族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下手,买上几本心仪的图书。当时就在感叹,如果有国内网购图书那么便宜,今天的街头也不会那么人满为患了...🇪🇸的宝宝们今天有收到玫瑰嘛?你们给男友买了什么书😇最近买了不少新书,争取活动结束之前整理分享大家✌️

我的书单~虽迟但到

我的书单~虽迟但到

昨天是读书日,也是西班牙sant jordi的节日,赶紧整理了一下今年读过的两本书(基本都是纸书,微信读书也有电子版),但码着码着就到了今天~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两年读杂书的时间屈指可数,实在是惭愧,但还算是看了两本心心念念的书,希望明年能有更长的书单)1、月亮与六便士一本从电视剧中看到的书,然后下单买了纸书。这本小说是以第一人称通过对中心人物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心灵的描述,展现一个中年英国股票经纪人如何突然扔下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月亮象征的是遥不可及的理想/梦想,而六便士则是不得不脚踏实地的现实。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和大部分人感受的不太一样。我觉得男主人公特别扭和拧巴,不仅不管自己的家庭,追寻所谓的绘画梦想,但实际他又没有那个才能,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相当于梦想也是虚幻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适合理想主义者,而我这个现实派的挺不喜欢这本书的观点。主人公以画家高更为原型,但一直强调主人公殉道者的色彩,我还真是没能理解😭当然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作者想为梦想做赞歌,同样尊重。🌸最后不得不说,里面的句子单拎出来值得思考2、菊与刀一本非常有名的书,是美国一位人类学家研究日本国民性格的一本书,从生活到战争,从历史到现在,多个层面来剖析人性。从书名便可知作者认为日本人的性格是冲突中的协调:“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强调一种礼、服从👘;“刀”则是武士道的刀,有好斗和顽固的特点。看书的时候会发现中国和日本的国民特性有很多相似性,可能都是同时吸收传统和现代思想的结果。所以很多分析日本人性格的时候,总有种中枪的感觉。但中国对于传统儒家和礼信思想更甚,受封建社会影响更深,所以斗性不足日本。整本书看下来,其实作者所谓的客观也并不客观,总是以西方为本的上帝思想来做这个研究,但这也恰恰反映出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待亚洲国家😐例如此处认为,日本以精神高于物质来鼓励战斗,而美国以物质为基础来准备战斗。又比如说,日本会以“全世界目光”聚焦到我身上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两本书,对我来说,都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塑过程吧,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喜欢的推荐,但见识了另一种观点和世界,还是会让读者富足~接下来一年,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寻得书中的黄金屋✌✌✌

只有缘分到了才会加载显示出内容,不信你试试

只有缘分到了才会加载显示出内容,不信你试试

每个读书人对读书有自己的注解,诚如一千人的眼中有一万个哈利波特,哈哈哈哈哈。读书这件事不能摁头安利,可遇而不可求,我的书单献给同好!如果下面有任何一句话打动了你,那你和这本书的缘分就到了!罗翔老师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这么注解的:因为行了千里路,就一定会从地方性偏见中走出来,不会觉得这个地方比其他地方优越;读万卷书就会走出时代的偏见,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和古人还有和其他的时代去进行交流。我们这一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不断的走出偏见!好吧,开始:🍊我想以诗成名,却又不进而投师访友,相与切磋琢磨。与此同时,又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这都是我那怯懦的自尊心和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在作怪。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中岛敦《山月记》🍊无聊真正的来源就是内在的空虚:它促使人永远不停地向外部寻求刺激,努力用某些事物来激活自己的精神和情绪。他们的做法可谓饥不择食,从他们对单调、贫乏的消遣和社交趋之若鹜的事实就能证明这一点,何况还有许多人在门口和窗口向外张望。内在的空虚导致他们沉迷于花样百出的社交娱乐和奢侈的消费;而这些东西会使人骄奢淫逸,最终坠入痛苦的深渊。丰富的内在,也就是丰富的精神思想,是让我们避免这种痛苦的唯一方法。这是因为,人的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越大,给无聊留下的空间就越小。精神思想丰富的人的头脑中各种各样思想在活动、更新;它们在体验和探索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还能够将各种思想进行组合整理——除了偶尔的精神松懈状态以外,这些都能够使杰出的头脑远离无聊。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没错,长大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你会发现,想记的记不牢,想忘的忘不掉,该背的单词和公式,你是过目就忘;该忘的人和事,你却记得死死的。 老杨的猫头鹰《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Ps:这本书很容易笑喷,一定别吃饭的时候看)🍊我相信,中国绝大数家庭都是有问题的,而且普遍有深重的问题。首先,中国人普遍的意识中,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的;其次,中国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情感质量,普遍不怎么样。 武志红《巨婴国》(Ps:微信读书这本书只有试读,我看的比较早了,那会儿还因为内容太大胆,经历了下架风波,不过我又电子版,想看的书友call我)🍊实践提升理论,不断地交叠思考,所以扎染在中国千百年下来成了文化,而在德国成了C16H10N202 茱莉娅恩德斯《肠子的小心思》(Ps:有1说1,德国人写科普书还是真的可以的!)🍊大多数人不愿意正视人生的苦难。 M.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我们每分钟大约要脱落40000片皮屑,每天能达到10克。 耶尔阿德勒 《皮肤的秘密》Ps: 都是美妆达人,护肤达人,那么对皮肤的了解绕不开这本书。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我静静的读了2本书喝了2杯奶茶,今天看#书的印记#下聊聊才30多篇,觉得稍微有点可惜,希望将来有缘的同好,也能一起共同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回到顶部download 下载手机客户端